昆山宏展再次簽約上海交通大學可程式調溫調濕箱2臺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 “七五”、“八五”重點建設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設高校。經過113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穩(wěn)步邁進。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zhàn)敗,民族危難。盛宣懷先生和一批有識之士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建校伊始,學校即堅持“求實學,務實業(yè)”的宗旨,以培養(yǎng)“一等人才”為目標,精勤進取,篤行不倦,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成為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被譽為“東方的MIT”。抗戰(zhàn)時期,廣大師生歷盡艱難,內遷重慶,堅持辦學,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民主革命,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新中國成立初期,為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學校調整出一批優(yōu)勢院系、學科,支持國內兄弟院校的發(fā)展;五十年代中期,學校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歷經西遷、兩地辦學、獨立辦學等變遷,為構建新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夏,根據國務院決定,學校部分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兩部分同時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7月經國務院批準分別獨立建制,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六七十年代,學校先后歸屬國防科工委和原六機部領導,積極投身國防科研和國防人才培養(yǎng),為“兩彈一星”和國防現(xiàn)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特別是1982年直屬教育部領導以來,學校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大膽推進改革:率先組成教授代表團訪問美國,率先實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資捐贈等,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教學科研改革。1984年,鄧小平同志親切接見了學校主要領導和師生代表,對上海交通大學的改革給予了充分肯定。在國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學校以“上水平、創(chuàng)一流”為目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先后恢復和興建了理科、管理學科、生命學科、法學和人文學科等。1999年并入原上海農學院,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強強合并。至此,學校完成了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布局。近年來,通過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設,學校高層次人才日漸匯聚,科研實力快速提升,實現(xiàn)了向研究型大學的轉變。與此同時,學校通過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辦學,實施國際化戰(zhàn)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開始閔行校區(qū)建設,歷經20多年,已基本建設成設施完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現(xiàn)代化大學校園,并完成了辦學重心向閔行校區(qū)的轉移。學?,F(xiàn)有徐匯、閔行、法華鎮(zhèn)、七寶和重慶南路5個校區(qū),總占地面積4840畝。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設,學校的各項辦學指標大幅度上升,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整體實力顯著增強,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交通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一百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了20余萬各類優(yōu)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實業(yè)家、工程技術專家和醫(yī)學專家,如江澤民、陸定一、丁關根、汪道涵、錢學森、吳文俊、張光斗、鄒韜奮、黃炎培、邵力子、蔡鍔、王安、陳敏章、陳竺等。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國家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交大畢業(yè)生創(chuàng)造了中國近現(xiàn)代發(fā)展史上的諸多“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最早的電機、最早的中文打字機等;新中國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艘氣墊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設計的第一代戰(zhàn)斗機、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第一例心臟二尖瓣分離術、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種原位肝手術、第一例成功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手術等,都凝聚著交大師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年輕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yè)嶄露頭角。
截至2009年10月,學校共有24個學院/直屬系(另有繼續(xù)教育學院、技術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12個附屬醫(yī)院,全日制本科生18496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1326人,博士研究生4657人;有專任教師3130名,其中教授7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8名,中組部“千人計劃”10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7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7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6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6名。
學?,F(xiàn)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47個,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2個,覆蓋理、工、醫(yī)、管、法、經、農、文等8個學科門類;一級學科碩士點4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32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11個,涵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點,1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0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6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國家實驗室(籌),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0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863”國家技術網點開放實驗室,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科學研究與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不斷提高??蒲薪涃M逐年增加,至2008年總經費達16.55億元。論文總數(shù)、SCI論文數(shù)等連續(xù)多年名列國內高校前茅。2008年共發(fā)表科技論文8029篇,居全國高校第一,其中SCI論文的2331篇,位列全國高校第三; EI論文2748篇,居全國高校第四;1991~2008年累計申請專利6218項。擁有“‘勝利二號’極淺海步行座底式鉆井平臺”、“中、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解剖分析系統(tǒng)”、“深潛救生艇”、“潛艇噪聲振動控制設計及其應用”、“數(shù)字高清晰度電視系統(tǒng)關鍵技術與設備”、“阻燃鎂合金及其應用關鍵技術研究”、“轎車車身制造質量控制”、“無纜水下機器人”、“A-I型短指癥致病基因的研究”、“ DNA大分子上的一種新的硫修飾”、“白血病、紅細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統(tǒng)相關疾病研究”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2008年14項成果獲國家獎,其中第一完成單位10項,列全國高校第一。
學?,F(xiàn)有本科專業(yè)67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和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擁有工科物理、工科數(shù)學和電工電子等3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生命科學和集成電路等2個國家人才培養(yǎng)基地和教育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國家生物學理科人才培養(yǎng)基地;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上海市級教學團隊9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6人,上海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2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0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00門;有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5門;2005年和2009年,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22項、上海市級教學成果105項。
上海交通大學深厚的辦學傳統(tǒng),奮發(fā)圖強的發(fā)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內外所矚目。這所百年學府正乘風揚帆,以傳承文明、探求真理、振興中華、造福人類為己任,朝著“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奮進。
(本資料來源于二○○九年十月校長辦公室修訂版)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