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貨車司機而言,嶺南濕熱,往來大不易。當下,雨量充沛、酷熱難耐。雨后的路面,經(jīng)過烈日炙烤,空氣里仿佛充斥著雨水蒸發(fā)后殘留的淡淡霉味。
8月6日,G324汕尾段,一輛尾號為799的大掛車正平穩(wěn)地行駛著。因為剛剛下過雨,路上氤氳的水汽順著卡車寬大的進氣口進入駕駛艙,黏膩感包裹著正專心駕駛的司機。當日8時,這位司機從深圳鹽田港拉上空貨柜,他要在夜間抵達汕頭,裝上貨物,再返回深圳。
這樣的往返路程,他一個月要跑個十幾趟。和他一樣往來于深圳與潮汕之間的司機還有很多。他們每天穿行在G324這條交通要道上,把潮汕各個工廠里的潔具、玩具等產(chǎn)品乃至化工原料,一車車送往深圳的碼頭,銷往世界各地。
長時間的駕駛,讓這位司機的雙眼有些腫脹,血絲肉眼可見。下午4時,他的心里閃過一絲期待——馬上就要到廣東銷售的華僑加油站了,他能在那里沖個涼,洗去一身的潮濕黏膩,稍事休息再繼續(xù)上路。
車輛從輔路緩緩駛進加油站。他加完油,熟練地把車挪到后方停車區(qū),徑直向站里的司機之家走去。
這個司機之家是這條路上的一座“網(wǎng)紅驛站”。說起它的由來,最早是源于加油站經(jīng)理蔡妙嘮的一個“遺憾”。彼時,她還在另一座加油站工作,曾有過路司機問:“這里可以沖涼嗎?”受制于當時的場地限制,她沒法滿足司機的小小愿望。
給過路司機建一個沖涼房,成了深埋在蔡妙嘮心中的一粒“種子”。
2017年,蔡妙嘮來到華僑加油站后,她發(fā)現(xiàn)這里的員工基本上是本地人,站里有一間長期閑置的宿舍。在征得員工同意后,蔡妙嘮和員工們把宿舍雜物清理出來,弄了一間簡易的沖涼房和休息室,對外免費開放。
這成為華僑站司機之家的雛形。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暖心的“種子”在G324上開出了花。以往,長期吃住在車上的司機們沖個涼可不容易,收費的地方舍不得,免費的又不夠干凈,有時三四天才能沖一次涼。華僑站司機之家開放后,他們總算有了一處固定且舒適的沖涼場所。
一傳十,十傳百。過往的司機聽說這里有沖涼服務后,紛紛選擇在這里加油,再趁加油的空當沖個涼。高峰時段得排七八個人才能沖上涼,有的司機就錯峰前來。
為了減少等待時間,去年,華僑站又將司機之家進行了改造,一間“清水房”改造成了兩個“豪華單間”,增添了洗衣機和放置換洗衣物的儲物柜,休息室里還配備一個按摩椅。
車牌尾號944的司機幾乎每兩天就要路過華僑站。在改造升級期間,他每次進來加油時都會問一嘴:“你們那個沖涼的地方,可以用了嗎?”
2個月后,終于得到了肯定答復。他提著小桶欣然進入了這個“豪華”沖涼房,成為改造升級后這里的第一個顧客。“現(xiàn)在的華僑站司機之家絕對是五星級標準!”這位司機對沖涼體驗贊不絕口。
久而久之,蔡妙嘮和這些貨車司機熟絡了起來。她時不時會在司機之家里準備些黃皮、荔枝等應季水果,供司機們消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司機也會把老家寄來的特產(chǎn)送給加油站的員工。
為了方便溝通,蔡妙嘮給這些??徒艘粋€微信群。因為司機大都來自不同的運輸公司,大家都習慣以各自的車牌尾號相稱。“001是大廚,124打掃衛(wèi)生最干凈,257喜歡吃飯的時候唱兩句小曲。”蔡妙嘮如數(shù)家珍地介紹。
常來的司機有時會在群里提前約好時間,同一時間段到達加油站,聚在一起聊聊天。趕上飯點,有的拿出自己帶的干糧,有的干脆就借用站里的灶臺,直接下廚做一頓家鄉(xiāng)的飯菜,一起緩解身心疲乏。
下午5時許,又有好幾輛貨車緩緩駛入華僑站,司機們加完油,熟練地走向司機之家。車牌尾號為799的司機沖完涼,稍事休息,便又踏上了回汕頭的下半程。
往來兩地,如今更易。(記者 余果林 寧婧 尉趙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