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明經受著內澇的困擾。今年雨季即將來臨,昆明準備好了嗎?
4月20日,記者從昆明市氣象局了解到,今年雨季預計于5月中旬至下旬開始,較常年屬正常略偏早,降水總量偏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勻,單點暴雨、局部強降雨發(fā)生頻率高,極易引發(fā)洪災、城市內澇及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今年雨季,將再次考驗昆明治理城市內澇的能力和水平。
面山洪水治理
在城市面山區(qū)域建設防洪滯蓄工程
針對城市防洪工程體系存在的滇池下游泄洪不暢、城市河道泄洪能力不足、主城區(qū)排水管網標準低、排澇泵站抽排能力不夠、面山洪水加劇城市洪澇等問題——
昆明市組織實施了以海口河整治為主要內容的??陂l出流能力提升工程、盤龍江清淤等河道整治,每年開展市政排水管網清淤,對19座泵站進行更新改造,共建成調蓄池86座,海綿城市達標面積129.49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區(qū)面積的26%),開展了長蟲山及春雨路等面山截洪工程建設,并對城市淹水點進行整治。
近年來,昆明市不斷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有計劃地實施了一系列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逐步形成了高蓄、上截、中疏、下泄的城市防洪排澇治理體系,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全市從強化城市防汛組織指揮體系建設、加強各級各部門防洪排澇聯動調度、開展城市防洪排澇規(guī)劃、實施防洪排澇綜合治理、加強城市防洪信息化建設五方面著力,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正常運轉。
針對龍泉路、紅云片區(qū)、普吉立交、西三環(huán)、春雨路等片區(qū)面山洪水入城影響,昆明市加大面山洪水治理力度,以海綿城市“滲、蓄、滯、凈、用、排”的治理思路為指導,因地制宜在城市面山區(qū)域建設具有截洪、滯洪、攔蓄泥沙功能的“上截”防洪滯蓄工程。
2018年以來,昆明市先后實施了長蟲山面山洪水攔截工程(位于五華區(qū)、盤龍區(qū))、東干渠分洪隧洞工程、五華區(qū)石盆寺(老青山)滯蓄防洪工程、春雨路面山洪水攔截工程、普吉立交防洪及截污工程、跑馬山面山截洪工程、茶高山截洪引清工程、筇竹寺防洪截污及生態(tài)補水工程等16件面山洪水攔截滯蓄工程。
“面山洪水攔截滯蓄工程的實施,對完善區(qū)域防洪排澇系統、提升提高片區(qū)防洪排澇能力、攔蓄泥沙、減輕下游排水系統壓力、減少合流水溢流次數和溢流量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效緩解了龍泉路、春雨路等片區(qū)淹積水?!崩ッ魇蟹姥纯购缔k公室主任史克健表示,通過蓄峰削峰,緩釋慢排,并與下游清水通道相配合,在減輕下游城市防洪壓力,攔截泥沙入城、減少對污染物的沖刷、減少入河末端截污堰閘漫溢,以及城區(qū)雨污混合水減量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同時,為片區(qū)生態(tài)用水、景觀用水、消防用水提供了新的來源和補充,從而使面山洪水治理措施具備了防洪、控污和補水的綜合功能。
排水管網整治
主城區(qū)排水管網“一張圖”平臺建成
從2021年5月起,昆明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全面啟動了昆明市主城區(qū)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工作——
現已啟動市政管網改造長度45公里、老舊小區(qū)管網改造758個、城中村管網改造73個。
待昆明市主城區(qū)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完成后,雨水管網功能將得到有效恢復,城市內澇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污水溢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滇池源頭治理得到保障。
2021年,在昆明市防汛辦統籌下,經過市、區(qū)兩級共同努力,北京路與霖雨路交叉口、北京路俊發(fā)城門口、北京路與白云路交叉口等第一批28個淹水點排水管網整治工作完成。今年,已啟動實施33個淹水點整治,通過補齊排水管網短板,有效提升管網排水能力,消除、緩解淹積水情況,方便市民雨季出行。據悉,在汛期,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將24小時值班值守,持續(xù)對主城易積水點及主要降雨區(qū)域進行巡查并及時抽排。
據昆明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城排處副處長向黎明介紹,昆明于2021年底初步建成主城區(qū)排水管網“一張圖”平臺,實現主城區(qū)排水管網數據實時查詢和排水管網GIS管理。今后,平臺將為城市排水建設改造規(guī)劃及方案提供指導依據,為城市排水監(jiān)測提供數據支撐,為公共排水設施指揮調度提供決策依據,輔助設施運維單位開展主城區(qū)排水管網的日常維護、清淤除障、健康度排查和公共排水案件處理處置等工作。
當前,昆明市正緊鑼密鼓推進各項汛前準備工作。組織開展了完善應急響應機制;落實“四預”措施要求;明確并公示河閘、泵站等重要防洪排澇設施及城市內澇淹水點、市政道路下穿隧道、地下車庫等重點防洪區(qū)域的責任人;強化基層防汛組織體系和群測群防體系建設;開展汛前隱患排查;全面開展清淤除障;加快防洪排澇治理工程建設等。
4月24日,昆明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昆明城區(qū)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提出要把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作為加強滇池保護治理和提升城市人居環(huán)境的重大工程,全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要把解決城市雨污混流問題與海綿城市建設、道路建設、城市更新改造等結合起來,系統謀劃推進,提升治理成效。要緊盯目標任務和時間節(jié)點,加快項目進度,積極爭取支持,強化資金管理,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確保早日見到成效。
聯動防洪排澇
各防汛搶險隊伍物資裝備提前到位
昆明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昆明城市防汛指揮部指揮長,分管副市長擔任第一副指揮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加強了城市防洪排澇工作的組織領導。編制完成《昆明市城市防洪總體規(guī)劃(修編)》《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guī)劃》《昆明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guī)劃》,并在以上規(guī)劃的基礎上制定《昆明城市防汛排澇綜合整治方案》《昆明市城市防洪排澇體系綜合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了系統治理的方案并逐年安排實施。
昆明城市防汛指揮部編制了《昆明市城市防汛應急預案》《昆明主城防汛排澇總體調度方案》等預案方案,建立了防汛值班制度、集中辦公制度等工作機制。
昆明市水務局副局長陳輝陽介紹,昆明市不斷強化“四預”(預警、預報、預演、預案)措施,“預”字當先,關口前移。在預報上,水文、氣象、水務、應急等部門共享雨水情監(jiān)測數據,超前預測和滾動預報,延長預見期,提高精準度。在預警上,進一步完善預警發(fā)布機制、發(fā)布時機、發(fā)布程序和發(fā)布方式。昆明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制定了《昆明市重大災害事故預警信息和重大應急信息發(fā)布預案》。近期,水務、氣象、水文部門將聯合印發(fā)《昆明市山洪災害風險提示聯合發(fā)布制度》。在預演上,昆明市防汛辦、各防汛責任單位分別開展防汛綜合演練、地鐵救援、山洪災害轉移、水庫除險、防汛通信等演練,檢驗防汛應急預案,強化防汛指揮調度,磨合協調聯動機制,鍛煉防汛應急隊伍,切實提升防汛應急指揮能力、預警發(fā)布能力、搶險救援能力、社會動員能力。在預案上,汛前組織完善各級各類防汛應急預案,突出預案的主導性、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陳輝陽表示,目前,昆明市防汛辦通過整合主城區(qū)地形、河道、地下管網、氣象、水文等數據,基本建成了昆明城市洪澇數字模型及防汛智能預警系統;降雨前開展預測研判,及早調度調蓄池、閘門、泵站等防汛排澇設施,在防洪排澇工作中爭取主動。加強應急處置,各防汛搶險隊伍、物資裝備提前到位,處早處小,各成員單位服從防汛指揮部的指揮調度,聯動開展防洪排澇工作。(記者 余紅 王瓊梅)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