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紐威數控裝備(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紐威數控”)科創(chuàng)板IPO注冊獲證監(jiān)會同意,公司將于9月7日正式開啟申購。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A股不超過8,166.67萬股,將登陸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上市。
招股書顯示,紐威數控自設立以來專注于中高檔數控機床的研發(fā)、生產及銷售,現有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數控機床、臥式數控機床等系列200多種型號產品,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工程機械、模具、閥門、自動化裝備、電子設備、航空、船舶、通用設備等領域。其中,2018-2020年(下稱“報告期”),紐威數控來自汽車行業(yè)收入占比分別為20.95%、19.67%、21.67%,占比較高。
此次IPO,紐威數控擬募集資金金額8.89億元,主要用于三期中高端數控機床產業(yè)化項目、研發(fā)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全方位經營風險凸顯
報告期內,紐威數控實現營業(yè)收入9.68億元、9.7億元、11.65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6224.76萬元、6222.99萬元、1.04億元。其中,大型加工中心項目在2020年給公司貢獻了4.49億元的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為38.77%),立式數控機床、臥式數控機床以及其他機床及附件于當期貢獻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0.37%、29.34%和1.52%。
報告期內,紐威數控毛利率低于行業(yè)平均毛利率,2018-2020年,紐威數控毛利率分別為26.15%、26.77%、24.9%,而同期可比上市公司(海天精工、日發(fā)精機、國盛智科)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9.65%、28.92%、30.82%。比較發(fā)現,除了海天精工三年毛利率略低于紐威數控外,日發(fā)精機、國盛智科毛利率均高于紐威數控;尤其是2020年,日發(fā)精機、國盛智科毛利率均達到近三年的最高值,從而拉高了行業(yè)均值水平;而紐威數控正好相反,2020年毛利率為近三年的最低值,與行業(yè)均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從2018年的相差3.5個百分點到2019年的2.15個百分點,直至2020年的5.92個百分點。
深究發(fā)現,日發(fā)精機除生產數控車床外,還生產航空航天等產品,從而使其整體毛利率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2020年,國盛智科綜合毛利率較高,主要由于中檔數控機床、智能自動化生產線等毛利率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紐威數控超過20%的收入來自海外銷售,占比較高。隨著國外新冠疫情的加劇,公司來自海外的收入逐漸下降。報告期內,紐威數控的銷售區(qū)域包括東南亞、俄羅斯、西歐、南美等,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1.43億元、1.51億元和1.37億元。2020年初,隨著疫情的爆發(fā),國內汽車行業(yè)銷量進一步下滑,2020年,中國汽車行業(yè)銷量同比下降1.78%;此外,2020年,紐威數控全年的境外收入為1.37億元,比2019年同比下降9.55%,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3.85%。
紐威數控表示,其與上市公司紐威股份屬于同一實控人控制下的企業(yè),在股權上不存在其他相關關系,但“不存在其他相關關系”的表述似乎并不符合事實。
首先,監(jiān)管已經關注到紐威數控與紐威股份存在著供應商重合的情形,并對此進行了問詢。在提交給上交所的問詢函回復中,紐威數控列出了與紐威股份供應商的重合情況,兩者累計采購金額均超過100萬元的重合供應商共有5家。以2020年為例,紐威數控對這5家供應商的采購總額高達3283.04萬元(占當期公司總采購額的3.91%),紐威股份的采購額也達到1564.13萬元(占其當期總采購額的0.8%)。
其次,比供應商重合更嚴重的是與關聯企業(yè)的資金拆借問題。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紐威數控向關聯方紐威集團拆出資金7713.90萬元、166143.00萬元和32,574.94萬元,累計拆出資金206430萬元,與報告期內公司累計凈利潤2.28億元相比,三年累計20多億元拆出資金堪稱天量。
紐威集團是上市公司紐威股份的控股股東,與紐威數控屬于同一實控人控制下的關聯企業(yè)。如果進一步深究,紐威數控和紐威股份之間的關聯關系并不只是體現在業(yè)務層面,資金的往來關系同樣密切,這一切都和實控人有直接關系。在此次發(fā)行前,自然人王保慶、程章文、陸斌、席超持股比例各為20.23%,合計持有紐威數控80.94%的股份,四人在2020年11月簽署了《一致行動確認書》,確認自2017年1月以來共同實際控制了紐威數控。與此同時,上述四人還是上市公司紐威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2018年,伴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大幅震動,紐威股份的股價也出現大跌,在實控人將大部分股權質押隨時面臨爆倉風險的情況下,紐威股份向紐威數控拆借巨額現金救急,以擺脫深陷債務泥潭的不利局面。數據顯示,彼時同行業(yè)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不到40%,而紐威數控則高達80%以上,是行業(yè)均值1倍多。另一方面,王保慶、程章文、陸斌、席超等共同實控人因在紐威股份中涉嫌操縱股價而被上交所通報批評,并列入上市公司不誠信檔案。
實際上,2016年以來,紐威股份經營狀況不甚理想,2018年歸母凈利潤處于歷史最低點,而2018年也是紐威集團向紐威數控拆借資金最多的一年。盡管紐威數控拆出給紐威集團的資金是否都用于給紐威股份“補血”以改善其資金壓力尚不得而知,但基于巨額關聯資金拆借的事實,市場有理由合理推斷未來若紐威數控上市,不排除還會出現為關聯方持續(xù)輸血造成資金占用的情況。
未了大額訴訟風險相隨
招股書顯示,紐威數控目前還有一起未了的大額訴訟。根據招股書的披露,紐威數控與一家客戶寧波華盛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下稱“寧波華盛”)存在合同糾紛,后者就雙方2014年簽署的《設備采購合同》(合同金額2068萬元)提起訴訟,要求紐威數控及經銷商退還預付款及利息788.18萬元、賠償建設工程施工費等直接損失2413.13萬元、可得利益損失3.5億元。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上述案件已進行了第一次開庭,但尚未形成最終判決;但紐威數控目前被凍結的美元賬戶及人民幣賬戶余額合計約為1893.69萬元人民幣。
紐威數控表示,若本案中寧波華盛除可得利益損失以外的其他訴訟請求全部得到支持,在不考慮合同項下設備剩余價值的情況下,紐威數控最大可能損失為3201.31萬元(包含退還貨款及賠償利息共計788.18萬元、賠償直接損失2413.13萬元),這將對經營業(yè)績造成不利影響。
對此,上交所要求紐威數控補充說明上述訴訟是否會對其上市帶來影響,紐威數控回復問詢時表示:“上述案件不涉及發(fā)行人土地、房產、商標、專利、專有技術、核心生產設備等重要資產或技術,不會導致與發(fā)行人持續(xù)經營相關的土地、房產、商標、專利、專有技術、核心生產設備等出現重大瑕疵或無法正常使用,因此,相關案件不會對發(fā)行人本次發(fā)行上市構成實質性障礙?!?/SPAN>
是否構成上市的實質性障礙,最終取決于司法裁決的結果,不過,在案件審理結果塵埃落定之前,公司賬戶因涉訴被部分凍結、至少有3200多萬元或有損失,漫長訴訟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將始終伴隨紐威數控的IPO及發(fā)行上市進程。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