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深海了解的深入,不能只有一個“蛟龍”號,打造譜系化的潛水器來全面掌握核心技術,成為越來越多業(yè)內(nèi)人士的共識。
萬米,如果成人步行大約需要2.5小時,汽車行駛大約15分鐘。但邁向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團隊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卻走了近20年。2020年11月10日,中國萬米載人深潛器“奮斗者”號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創(chuàng)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近20年來,深潛人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載人深潛事業(yè)緊密相連。從600米一步跨入7000米的“蛟龍”號、深度回撤至4500米實現(xiàn)關鍵設備國產(chǎn)化的“深海勇士”號、標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很高的水平的“奮斗者”號……對“奮斗者”來說,奮斗出來的“奮斗者”號,是新的開始。
當然潛水器不可或缺的就是各種潛水必備的儀器了。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的那幾個儀器。
聲吶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它相當于潛水器的耳目,如果沒有聲吶,潛水器在水下就是寸步難行。聲吶全稱為:聲音導航與測距,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zhuǎn)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它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類型,屬于聲學定位的范疇。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重要的一種裝置。此外,海水深度計也是潛水器必不可少的儀表之一,它利用聲波、壓力等能提供水體厚度信息的原理制成,可連續(xù)測量并記錄海水深度。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儀器為載人潛水器保駕護航,例如主動力裝置系統(tǒng)、應急動力系統(tǒng)、電力系統(tǒng)、指揮系統(tǒng)、通訊系統(tǒng)、操縱系統(tǒng)、艇內(nèi)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等。
然而載人潛水器目前還沒有辦法自行到達目的地并下潛,必須搭載在母船上。所以萬米載人潛水器配有一艘母船和一艘科學保障船。如此看來,中國載人深潛飛速發(fā)展,未來還將向海洋更深處進行探索。但與此同時,更要進一步發(fā)展無人深潛技術,讓人工智能來科學的潮流。讓載人潛水與無人深潛相結(jié)合,打造出潛水器的共融體系。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