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yè)季,科研注入新鮮血液

作者: 2019年06月28日 來源:中國儀表網(wǎng) 瀏覽量:
字號:T | T
事實上,不僅僅是畢業(yè)生,許多研究院還會給大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例如近日,中科院就迎來了49名香港大學生,這些學生將在這圍繞人工智能、物理、生物等領域展開為期6周的實習。這么做一方面,可以讓大學生更早的參
  如期而至的大雨,讓這個6月給人一種濕漉漉的感覺,但是即使是這樣的6月,卻也充滿著朝氣。隨著畢業(yè)季、高考、中考的陸續(xù)過去,處于人生不同階段的群體,都經(jīng)歷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選擇。而對于科研機構來說,這也意味著會有一批批躊躇滿志的畢業(yè)生,加入到科研團隊之中發(fā)光發(fā)熱。
 

 
  與時俱進 科研需要“青年思維”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過程的嚴謹、結果的準確幾乎成為了科研的代名詞,也正因如此,科研總給世人一種嚴肅、古板的印象。自然精確兩字對于科研來說意義非凡,因此在過程上苛求準確、細致也無可厚非,但是科研從來不是古板的,與之相反,科研過程中求之不得的就是創(chuàng)新力。
 
  一般來說,一個科研機構有已是花甲之年教授,也有未到而立之年的新人,年齡層分布廣泛,雖然大家都具有足夠的理論基礎,但是比起入職不久的小年輕,老教授往往具有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那為什么還要不斷地引賢納士呢?從主觀層面上講,老教授終歸有退休的一天,有關的科研工作需要不斷的人員變動來確保穩(wěn)定進行;客觀的來說,科研的目的之一是助力社會發(fā)展,而隨著時代的交替,每代人的所思所想都會有所不同,年輕人的思維方式往往更貼近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換言之,年輕人的加入會給科研的進行加入“青年思維”,無論是對于課題的提出或是產(chǎn)品的研發(fā),都能起到的很好的引導作用,讓科研的整個過程更加有“活力”。
 
  事實上,不僅僅是畢業(yè)生,許多研究院還會給大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例如近日,中科院就迎來了49名香港大學生,這些學生將在這圍繞人工智能、物理、生物等領域展開為期6周的實習。這么做一方面,可以讓大學生更早的參與到科研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新青年的想法有機會融入到科研過程中,讓科研充滿更多可能性。
 
  老馬識途 科研需要傳承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事實上,科研機構中的一些長者,在他們剛剛參與工作的時候,或許也很年輕,他們那時候為科研帶去了新鮮血液,提出了一些新奇的想法,于是在同伴的支持下,為之付出努力,如今他們雖然老了,但是這一路來積累的經(jīng)驗確實無比珍貴的。新人剛剛加入到科研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有老教授帶著他們開展研究,而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將未完成的工作依托給新人,同樣也是將自己接受的或者悟出的經(jīng)驗傳授給新人。也正是因為這份傳承,科研才有了一直進步的基礎。
 
  青年人為科研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老一輩為科研奠定了足夠的基礎,當科研被注入新鮮血液,科研的道路是穩(wěn)扎穩(wěn)打而又充滿希望的。
 
  (原文標題:當科研被注入新鮮血液 期待明天會更好)
全球化工設備網(wǎng)(http://bhmbl.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wǎng)!違者必究.

標簽:科研 青年思維 人工智能 物理 生物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fā)布,本網(wǎng)發(fā)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wǎng)亦不對文章內(nèi)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