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薄層色譜技術近年來一直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和營養(yǎng)、藥物和藥物代謝、化學和化工、醫(yī)學和臨床、毒物分析和法醫(yī)化學、農藥等等領域,在保障食品、藥品等安全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于跟蹤反應進程。
薄層色譜技術又稱為薄層層析法,是20世紀50年代從經典柱色譜法及紙色譜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平面色譜技術;至20世紀60年代后,人們對薄層色譜法在使用器材的規(guī)格、操作方法及術語使用的標準化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使該方法日趨成熟和完善,廣泛地應用于中藥及其制劑中各類化學物質的定性與定量分析。近20年來,人們對薄層色譜法在縮短分離時間、提高分離效率、提高檢測靈敏度、保證定量精度及擴大應用范圍等方面不斷進行研究,取得很大進展。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現代薄層色譜借助于高科技與計算機技術已發(fā)展到儀器化、自動化、計算機化和與其他色譜技術聯機化的階段,可以說是目前眾多色譜技術中應用最廣、發(fā)展最快的一種分離技術??偨Y薄層色譜技術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可以將其分為以下3個階段。
1.起步階段
薄層色譜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當時,有人曾用明膠薄層分離鹽酸和硫酸,也有人分離酶。其后于1938年由N.A.Izmailor和M.S.Schraiber首次使用在顯微鏡載玻片上涂布的氧化鋁薄層用微量圓環(huán)技術分離了多種植物酊劑中的成分,這是目前認為最早的薄層色譜法。以后有少數幾篇類似的報道,有的用吸附劑板,有的用浸漬有吸附劑的紙,但進展不大。至1949年J.E.Meinhard和N.F.Hall報道了以淀粉為黏合劑的氧化鋁和硅藻土板進行無機離子的分離,啟發(fā)了J.G.Kirchner等人使用硅膠為吸附劑,煅石膏為黏合劑,制成較牢固的薄層板,并用類似于紙色譜的上行展開方式,進行了揮發(fā)油成分的分離。在此法中可以進行雙向展開,也可用顯色劑顯示無色組分的斑點,這種方式將柱色譜與紙色譜的優(yōu)點結合在一起,奠定了薄層色譜的基礎。1951~1954年發(fā)表了一些研究報告,此時Kirchner將其稱之為“色譜條”(chromatostrip),R.H.Reitsema則將其稱之為“色譜板”(chromato—plate)。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摸索,現已初步形成了用薄層色譜板進行成分分析的薄層色譜法。
2.推廣普及階段
20世紀50年代薄層色譜法已初具規(guī)模,但此法得到普遍承認和使用則還是1956~1958年以后的事。在此期間,E.Stahl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在吸附劑硅膠的規(guī)格、性能、薄層厚度等對于分離的影響籌方面得到了總結性的結論,而生產廠家聯邦德國的Desage和Merck也開始供應薄層分離用的硅膠和涂布薄層的涂布器及其他有關設備,使分離結果的重現性得到較好的保證。尤其是在Stahl的《薄層色譜手冊》一書于1965年出版后,薄層色譜技術得以宣傳介紹,從此被廣泛使用,并正式采用了薄層色譜法的名稱,由歐洲向世界各地推廣,應用方法日趨成熟和完善。此時,我國的醫(yī)藥學界也開始推廣使用薄層色譜法,并利用該項技術對中藥中各類化學物質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
3.發(fā)展提高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前,色譜法開始是以一種分離方法出現的。復雜的混合物通過裝有吸附劑的柱管可以被分離成一條條的色帶,從而可以取下、溶出、獲得純的組分。其后經過近幾十年的發(fā)展,薄層色譜法逐漸成熟,進而成為一門專門學科。它集分離、分析于一體,簡便、快速、微量,成為分離分析復雜混合物的理想方法之一,在許多科學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各國藥典收載的天然藥物及其制劑采用薄層色譜鑒別的品種超過50%的即有德國、法國、英國、瑞士及歐洲藥典等?!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1990年版開始采用薄層色譜法進行鑒別的品種數目逐版大幅度增加。薄層色譜法在國家標準中及新藥研制中的大量應用,充分證實了該方法對于鑒別成分復雜的中藥是簡便有效的手段,它解決了許多其他分離分析方法所不能解決的難題,有力地推動了中藥鑒別水平的發(fā)展和提高,同時因為該項技術在其他領域的廣泛使用,也有力地推動了醫(yī)藥、衛(wèi)生、生化、天然有機化學等其他學科的發(fā)展和提高,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歷程中,起到了較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借助于高科技與計算機技術的介入,薄層色譜技術已在原有基礎上進人了儀器化、自動化、計算機化和與其他色譜技術聯機化的快速發(fā)展和提高階段。隨著薄層色譜技術的不斷完善,在今后的中藥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將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將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普苁侵袊畲笞顚I(yè)的薄層色譜儀器公司,是國內唯一的法定薄層色譜掃描儀生產商。作為薄層色譜儀器行業(yè)領軍企業(yè),擁有難以撼動的行業(yè)地位。自2002年成立以來,上??普芤恢睂W⒂诒由V儀器領域,憑借實力成為中國薄層色譜儀器技術的領導者。縱觀公司發(fā)展全程,公司核心競爭力總結為三個方面: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專注。“因為專注,所以專業(yè),始終堅持致力于薄層色譜儀器,對研發(fā)的重視遠遠超于銷售,投入大量的資源,形成上??普塥毺氐母偁巸?yōu)勢。
“便攜式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及其藥品快檢支撐系統”列入2012年度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該項目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牽頭承擔,陸峰博士為項目牽頭單位負責人。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承擔薄層色譜儀器開發(fā)與產業(yè)化的主體工作,上海儀電分析儀器公司也承擔產業(yè)化任務,項目周期為4年。
便攜式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外形模型
項目內容是獨立自主地研發(fā)一種便攜、高靈敏度的藥品安全現場快檢儀器即微型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整合無線通訊設備形成“色譜-光譜-通訊一體化”的分析終端設備,研發(fā)完善網絡后臺運行的藥品快檢專用軟件工作站,實現化學藥的假藥(counterfeit)與中藥摻雜違禁化學藥品(adulteration)的快速檢測與遠程智能判別。通過在若干家省級藥品檢驗單位、國家基藥生產龍頭集團企業(yè)的試點應用,形成一個初步的藥品快檢技術共享平臺網絡框架;實現產業(yè)化后,依托眾多的一體化分析終端設備的推廣應用,迅速形成一個藥品快檢無線網絡,由此建立藥品拉曼光譜的開放數據庫,從而搭建形成藥品快速檢驗技術共享平臺。
標簽:
相關資訊